
昨日16時許,位于琴臺大劇院的首個市中心公共充電站排起了長隊,手握飯盒的程先生已經排隊等了半小時,不少電動車車主和他一樣,帶著飯在等充電。長江日報記者昨日獲悉,琴臺新能源車充電站投入運營半年來,充電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天天都有車主排隊充電。
長江日報記者現場看到,排隊充電的車輛排起了長龍。30個充電樁前都有電動汽車在充電,等候的20多輛車從過道排到了入口。已經排隊等了半小時的程先生說,他的電動汽車充滿電能跑120多公里,每隔一天,他下班后就要從光谷趕到這里充電,快充充電一般要2個半小時,回家時很晚了,就只好帶盒飯排隊。
車主們稱,等候的時間最快半個小時,最長要兩個小時。
作為我市首個建在市中心的公共充電站,琴臺新能源車充電站從2015年7月投入使用至今,短短半年時間就爆滿,讓建設運營方市交投公司運營壓力陡增。該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充電站日均充電車次達到400臺以上,24小時營業仍供不應求。
這位人士分析,這與電動汽車大幅增長有關。剛投入使用時,全市電動汽車約3000輛,且社會車輛數量不多,充電方式分散,開站首月并未迎來充電高峰。自去年8月份以來,隨著我市純電動出租車陸續上路,以及電動汽車租賃車的大量涌現,社會充電需求出現飛速增長,加之琴臺充電站執行“非運營車輛充電免費”政策,充電量直線上升。
據介紹,最近一個多月來,受國家和地方多項電動汽車政策利好,全市電動汽車猛增近5000臺,總量超過1萬臺。
市交投公司表示,作為武漢市建設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的主力軍,該公司已在全市建成充電站點33處,涵蓋機關單位、交通樞紐、公共停車場、商業網點、企業園區。然而,長江日報記者現場向車主調查了解到,很多人并不知道這33處地方,車主們的普遍感覺是就近充電仍不便,仍需大力建設充電站。
停車位普遍緊張小區難建充電樁
這些排隊的電動車車主為什么不就近充電呢?車主程先生說,他所知道的市中心大的公共充電站現在就只有這個,小區安裝充電樁需有固定車位,自己沒有買車位,就無法在小區充電。每天排隊充電的林先生說,現在就近充電非常不便。小區沒有公共充電樁,自己雖有車位,但是怕裝了充電樁容易被人損壞,只好到公共充電站排隊充電。
車主們最盼望的小區建設充電樁,據長江日報記者了解,雖然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準備推行,但受限于小區停車位普遍緊張,目前很難落地。
30座電動汽車快充站年內投入使用
據悉,鑒于我市電動汽車快速增長,我市正在大力建設公共充電站。市交投公司表示,2016年還將爭取擴建琴臺充電站二期,并進一步擴大在公共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等方面的充電站建設。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表示,該公司從2015年起已經啟動大規模電動汽車快充站建設,到今年年底前,將投入使用30座快充站,其中22座為城市快充站,8座為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站。據悉,快充站半小時就能充滿八成電,可大幅節約充電排隊等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