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張進、李墨、通訊員胡新苗)10日,在TCL華星光電武漢基地新研發大樓,隨著第一塊5.5寸顯示屏下線點亮,國內首條第6代LTPS(低溫多晶硅)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線完成試產。
省委書記李鴻忠、副省長任振鶴在漢會見了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一行。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武漢市市長萬勇參加會見并出席項目點亮儀式。
據悉,這是近年武漢最大單體工業投資項目,總投資達160億元。
走進華星光電武漢基地,現場除了少量巡查人員,幾乎難覓操作工人身影。自動化傳輸軌道、高架臺車卡匣輸送機、卡匣式自動裝卸運輸機隨處可見,千余臺機器人在前端生產智能化廠房里忙得熱火朝天。它們“抱”著裝有玻璃基板的卡匣,在設備間穿梭傳遞,完成液晶面板制造各工序之間的智能連接。
華星光電技術人員介紹,華星武漢基地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面板顯示技術,主要瞄準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高端顯示屏市場。相比傳統的非晶硅液晶顯示面板,低溫多晶硅可以大大提高電子遷移率,顯示器反應速度更快,分辨率和亮度更高,產品更輕薄,能耗更低,且壽命更長。其自主研發的“鷹眼屏”及全球首創的圓偏光屏,可實現超高分辨率并有效保護視力。
此次試產,標志著TCL成功攻克了第6代LTPS生產核心技術,初步具備高端小尺寸顯示屏生產能力,打破了國外在高端小尺寸顯示屏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對于我國半導體顯示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拉動電子信息產業全面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武漢東湖高新區負責人稱,武漢華星光電產品提前點亮的背后,離不開大量知識產權專利的支撐。去年,華星光電國內專利申請達620件,其中614件為發明專利;申請PCT(《專利合作條約》)專利167件,美國專利85件,位列美國專利授權榜國內企業第二。量產后,每年預計可生產高端智能手機及移動PC顯示面板約8800萬片,產值逾百億元。
從動工到試產不到一年半
華星光電見證光谷速度
從落戶動建到完成試產下線,TCL華星光電武漢基地僅用不足一年半時間,刷新我省重點項目建設紀錄。
2014年9月16日,華星光電全球供應商大會在漢舉行,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以色列等世界各國的600余名客商,見證了華星光電武漢基地動工興建。一名日本供應商表示,顯示屏的好壞決定了終端產品的成敗,未來高端顯示屏將朝著柔性、可折疊、超高清發展,華星光電進軍最先進的中小面板生產領域,或將寫下中國顯示產業的新篇章。
去年6月29日,武漢光谷智能制造產業園最后一塊水泥板完成澆筑,華星光電武漢主廠房封頂,歷時286天,創下新的光谷速度。3個月后的9月28日,武漢華星光電首臺主設備進場,標志著總投資160億元的面板“航母”進入試產倒計時。
10日,李東生的笑容里寫滿自豪。根據他的戰略布局,未來華星光電深圳基地將主攻電視機的大尺寸面板,中小尺寸面板基地則放在武漢,以爭奪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高端顯示屏市場。(記者李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