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訊(省兩會采訪報道組記者 陳思炎、熊傳東、賈冰、劉思宇、許靜嫻)“鋪天蓋地”的民營經濟,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創客大省建設。完善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配套措施,著力形成各類創新主體互促、民間草根與科技精英并肩、線上與線下互動的生動局面。
“創客”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時,我提出建設創客大省,沒想到建議被采納!”昨日,省委決策支持顧問、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馬哲軍介紹,“創客”是首次寫入我省政府工作報告。
什么是創客?簡單地說,創客就是熱愛創新的一群人,眾創空間是適應互聯網時代創新創業的新型創業服務機構。
在武漢光谷,圍繞民族大道、關山大道和光谷大道沿線,已形成“川”字形的“互聯網+”創客街區,以光谷創業咖啡、華中科技大學啟明星空創客空間為首的14家創客空間被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
馬哲軍說,湖北最大的資源是創新資源,科教資源雄厚,高校院所數量眾多、實力較強,為千千萬萬創客脫穎而出奠定了基礎。“眾創時代”大幕已經拉開,我省要推進創客大省建設,加速培育創客,實現人力資源大省向創客大省的邁進。
從“精英創客”到“人人創客”
如何培育、培養創客?“要搭建眾創平臺,打造環大學城創新經濟圈。”省人大代表、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先兵認為,產學研一體的生態體系更有利于創客的培育和發展。“大學之城”已經在行動。三天前,武漢市洪山區與華中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環華中科技大學創新經濟圈”,將其建設成為高端研發機構、創新創業平臺、風險投資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集聚區。
代表委員表示,要從資金鏈、企業創新鏈、產業鏈、就業鏈幾個維度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著力構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厚植創客文化
“將打造中部協同創新體系納入‘十三五’規劃,將湖北打造成中部創客中心和協同創新服務中心。”馬哲軍提出。
省人大代表、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董麗杰認為,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在全省中小學推行創客教育活動,鼓勵孩子們“玩中學”,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
深圳之所以成為“創客天堂”,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創客精神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創客行列,許多創客長久堅守造就了深圳開放型的創客文化。
“要推廣創客的創業創新經驗。”省政協委員、公安縣民生擔保公司董事長肖冬祥說,要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傳播創客故事、培植創客精神、厚植創客文化,樹立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讓“雙創”在荊楚大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