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湖北訊(省兩會采訪報道組記者 陳思炎、熊傳東、賈冰、劉思宇、許靜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互聯網+流通”新模式,推進電商平臺、跨境電子商務、農村電子商務等建設,打造中部電子商務中心。
從“湖北互聯網第一股”盛天網絡上市到斗魚TV晉升為國內最大的直播平臺,從騰訊在武漢投資10億元建立中部最大的研發中心到阿里巴巴江夏投建千億級的菜鳥網絡基地,2015年,曾經默默無聞的湖北互聯網產業華麗轉身。
互聯網風口,湖北怎樣順勢而為?聽聽代表委員怎么說。
東湖論劍,BAT競相布局
去年下半年,小米CEO雷軍、360董事長周鴻祎、順為基金CEO許達來等30余名IT界風云人物先后來到武漢,在湖北掀起一陣“互聯網+”旋風。而李彥宏、馬云和馬化騰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的亮相,更是刷爆了朋友圈。
“大佬們的亮相激動人心,他們在武漢投下的‘干貨’才是實打實的。”省人大代表、武漢市經信委主任金偉成說。
在這場互聯網盛宴中,武漢市江夏區成為“最大的贏家”。“百度投資3億元的中小企業信息服務中心,騰訊投資10億元的研發中心,阿里占地2200畝的菜鳥網絡基地,全都建在江夏區。”金偉成介紹。
國外同行也坐不住了。
2015年10月30日,優步宣布,在東湖高新區投資6300萬元建立全球最大的卓越運營中心。這是優步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建立的第一個,也是面積最大,投入最高的卓越運營中心。
創新引領,本土戰隊異軍突起
2015年的最后一天,扎根光谷整整10年的盛天網絡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我省首家上市互聯網企業,此后連續創造13個漲停,市值百億。
除了盛天網絡,東湖高新區還有海豚瀏覽器、車來了等明星企業,“他們都是在互聯網‘江湖’排得上號的,斗魚和車來了在細分市場都排在全國第一位。”省人大代表、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介紹,目前,東湖高新區共有“互聯網+”企業800余家,實現總收入780多億元。
除了創業型電商企業,眾多傳統產業也借力互聯網東風。“‘卓爾云’市場啟動才兩個月,交易額已達到31億元,今年交易量有望突破300億元。”轉型互聯網,省人大代表、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春風得意,“我們的目標是上線1000家批發市場,上線10萬商戶,年交易額達到2000億元”。
華新水泥,電商銷量占總銷量的70%,省內上線支點門店超過1100家。人福醫藥開發出一款艾滋病快速檢測試紙產品,全部通過互聯網銷售,銷售額迅速過億元。良品鋪子、周黑鴨、愛帝服飾等一批傳統企業,網絡銷售額紛紛過億元,中小企業電商平臺發展迅猛。
“傳統零售業不可能消亡,與互聯網并不完全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線上線下結合,能夠釋放出新的活力。”省人大代表、工貿家電董事長李豐說。
彎道超越,迎接未來無限可能
省人大代表、武漢市政府金融辦主任方潔說,以前湖北互聯網企業之所以發展緩慢,很大程度是由于缺乏資本關注,很難拿到風險投資。
正是意識到這一問題,武漢提出了城市合伙人計劃,準備引入創新工場、順為資本等基金進入光谷。湖北還成立了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1月11日,光谷出臺了互聯網+10條,包括設立2億元互聯網+產業基金,支持獨角獸企業創新發展計劃,對上一輪融資5000萬且估值5億元的企業,給予租金補貼。”胡立山介紹。政策還提及支持企業開展電商應用和服務,對年線上交易規模額首度達到1000萬、1億元、10億元、50億元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等等。
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建議,出臺優惠政策重要,更要營造適合創新創業的軟環境。“硬件環境的投入能解決創新創業的燃眉之急,但除此之外,金融服務、住房政策、醫療衛生、知識產權保護等,都是影響創業者心態的關鍵問題。”
杜耘表示,“互聯網+”帶來了“彎道超車”的無限可能,“湖北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科教優勢,假以時日,我省互聯網產業一定能給世界一個大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