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省紀委監委督導下,湖北交投集團堵塞制度漏洞,優化工程分包機制,工程類項目采購成本明顯下降。圖為近日該集團嘉魚長江大橋工程正在有序施工。周漓 攝
“省紀委監委及時印發《關于在省屬國資國企改革期間加強監督和嚴明工作紀律的通知》,如一記警鐘響起,讓打‘小算盤’的個別企業及時收手了!”“五一”前,湖北省紀委監委國企改革督導調研組赴一省屬國企督導調研時了解到,該集團與另一家國企部分板塊資產重組前,對方打算提前用隱蔽手法規避優良資產整體劃轉。省紀委監委印發相關通知后,對方又悄悄地將資產劃回來,兩家國企順利完成改革重組。
2022年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湖北省國企改革進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
如何保障黨中央關于國企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強化政治監督,聚焦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等國企改革重點任務,緊盯“三重一大”決策、工程招投標、改制重組、產權交易、資產處置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為國企改革清障護航,有力助推改革向縱深推進。
靶向監督,助力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據了解,湖北計劃將35家省屬國企重組為13家。經過重組,目前已有10家國企順利掛牌運行。
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新的矛盾和問題,如何克服新的困難
劃出紀律紅線 防止“破窗效應”
今年1月,湖北省紀委監委接到舉報稱,某省屬國企黨委書記違反改革紀律,突擊提拔3名干部。
“國企改革期間,嚴禁突擊提拔干部!”湖北省紀委監委迅速組織調查核實,嚴查快處,防止國企改革重組中出現突擊提拔干部的“破窗效應”。這一違紀案件的查處產生了較強的警示作用,其他國企改革重組中沒有再發生類似情況。
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湖北面臨的國企改革任務較為繁重。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重大決策部署,結合省情制定實施方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國資國企重組、資產劃轉,打破了一些“壇壇罐罐”,改變了原有利益格局。如今,改革進入深水區,又面臨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克服新的困難。
為嚴明國企改革的政治紀律,湖北省紀委監委先后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的監督意見》和《關于在省屬國資國企改革期間加強監督和嚴明工作紀律的通知》,分析預判國企改革中可能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進一步嚴明紀律,并壓實國資國企黨委的改革主體責任,推動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確保改革任務不折不扣按時完成。
“省國資委黨委在深化國企改革等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要進一步改進作風,強化擔當……”去年年底,湖北省紀委監委相關領導對省國資委黨委主要負責人開展約談提醒,針對省委巡視反饋的推動國企改革不力等問題,要求省國資委黨委明責任、轉作風、強擔當,全力推動整改。約談當天,湖北省國資委黨委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傳導壓力、完善措施、細化責任,巡視整改完成率很快由67%提高至95.8%。
此前,湖北國資國企領域存在不聚焦主業,金融化、房地產化,投資監管弱化等問題,是近年國企腐敗案件多發的重要誘因。整改中,湖北省國資委黨委在省紀委監委督促下迅速出臺主責主業和投資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加強了對國有資產的監管。
湖北省紀委監委堅持將監督工作融入省屬國資國企改革內在要求,一方面要求國企紀檢監察機構樹立“既是改革的參與者,更是改革任務落地落實的監督者”理念,另一方面與省國資委建立雙向通報、會商溝通、協調問責三項機制,并協調推動解決國企改革中遇到的難題,保障國企改革有序推進。
宏泰集團所屬融資服務平臺宏泰貿易公司劃出后,集團對外融資渠道受阻,對集團債務償還和資金鏈影響重大。了解到這一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委立即會同省國資委和國企紀檢監察機構進行座談,將上述問題及其他7家企業反映的困難一并反饋,推動省國資委帶隊赴企業調研,現場研究解決方案。就上述問題,省國資委迅速采取措施,使宏泰集團保留了一部分經營實體,解決了融資困境。
“三重一大”決策、工程招投標、改制重組、產權交易、資產處置等是否規范進行
緊盯關鍵環節 糾治突出問題
“長江路橋公司違規分包問題屢有發生,國有資產損失隱患較大。”湖北省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在梳理問題線索時發現,該公司沒有建立專業工程和勞務分包制度,入庫協作單位門檻低,權力尋租空間大。該室迅速督促公司黨委堵塞制度漏洞,優化分包單位遴選機制,加強分類管理。深入整改9個月后,該公司工程類、物資類、服務類采購成本下降逾4.47億元。
“三重一大”決策、工程招投標、改制重組、產權交易、資產處置等是否規范運行?湖北省紀委監委緊盯關鍵環節開展監督,將護航國企改革的監督工作做在經常、融入日常。同時,指導國企紀檢監察機構強化同級監督,壓實國企改革黨委的主體責任。
長江產業集團今年1月底掛牌運行,集團紀檢監察機構一路相伴,“探頭”緊盯改革相關重要事項展開監督。
3月30日,為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優化公司治理機制,該集團紀委、監察專員辦督促集團加快設立投資評審委員會、融資評審委員會、風險控制委員會,為集團黨委研究決策提供專業意見,規范運行總裁辦公會機制。集團高度重視并迅速全面梳理經營管理運行各項制度,較快完善了集團治理體系。
在改革進程中,湖北省紀委監委對口聯系監督檢查室與派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各省屬企業紀委同向發力,“室組企”聯動,增強合力。經省紀委監委和省紀委監委派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指導,長江產業集團紀委、監察專員辦近日對該集團某下屬公司負責人進行約談,強調認真落實“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這一重點任務,并跟進監督,及時糾治違反改革政策行為。同時,向集團黨委提出監督建議,集團經營層果斷叫停了投資房地產貸款等一些偏離集團主業的業務。
監督推動國企抓好巡視整改,也是湖北省紀委監委護航國企改革的重要工作。目前,省委巡視省國資委和18家省屬企業反饋的1262個問題,已整改完成94.4%。其中,省屬企業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到位,改革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不高,大批僵尸企業未核資清算等一批久拖未決、久拖未辦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針對監督中發現的國資國企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湖北省紀委監委及時向相關主管部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既指“癥結”又開“藥方”,彰顯綜合監督效果。
作為湖北省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4任原主要領導“前腐后繼”,使國有資產和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省紀委監委深入剖析問題,向該企業主管部門發出關于采取有力措施推進“不能腐”機制建設的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其在推動文化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等方面下功夫,以改革契機促進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
誰在渾水摸魚,趁機打國有資產的主意,誰在違規處置,致使國有資產流失
室企地聯合辦案 嚴查靠企吃企
湖北省三環集團在改制過程中,故意隱匿低評國有資產。省紀委監委接到舉報后迅速展開調查,同步督促國資監管部門及時與該集團和投資者簽訂補充協議,追回國有資產3.98億元。
“不管誰在渾水摸魚,趁機打國有資產的主意,誰在違規處置,致使國有資產流失,都必須嚴肅查處。”湖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改革過程中,湖北省紀委監委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重點領域,盯住清產核資、資產處置、對外投資、擔保抵押等關鍵環節,對腐敗問題線索,堅持優先處置、提級辦理,嚴肅查處侵吞國有資產、利益輸送等問題。
湖北省紀委監委把監督防范化解省屬投融資平臺公司重大金融風險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宏泰集團、聯投集團過去出現的投融資亂象中,發現2名省管干部問題線索,立即優先處置,對其進行立案審查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省紀委監委第九監督檢查室在審核國企紀委核查報告時,看到武漢聯投置業公司董事長胡某、副總經理朱某等人違規低價出售18套商品房給親友、熟人等,作出研判:“這不是簡單的‘優親厚友’,可能存在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問題。”該室與派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聯合,組織專班,指導國企紀檢監察機構深挖細查,迅速查清胡、朱二人違法事實。二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受到法律嚴懲。
湖北省紀委監委還建立“室企地”聯合辦案模式和辦理專案的“協作區”工作機制,嚴肅查處國企改革發展中的腐敗問題。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將省管企業、在鄂央企案件所涉70人指定市州紀委監委管轄進行立案審查調查,指定公安機關對2人進行刑事偵查,其中移送司法機關審查起訴40余人。一批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產的問題得到查處。
在查處腐敗案件的同時,注重以案促改、促治。以查處金融領域腐敗問題為契機,湖北省紀委監委督促省國資委出臺《關于加強省出資企業資產負債約束和債務風險管控的指導意見》,全省6家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均建立和完善了投資監管制度。2020年以來,省屬國企投融資業務沒有發生新的重大損失風險。在查處鹽業公司低價出租國有資產案件中,省紀委監委結合多起案件分析發現,省級層面對于國有資產租賃管理缺乏制度規范,導致國有資產租賃過程中跑冒滴漏、利益輸送等問題易發、多發。在省紀委監委派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督促下,省國資委迅速出臺相關制度,堵塞了監管漏洞。
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正處于沖刺階段,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監督,護航全省國企改革任務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