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新聞
官宣!52487!
2022-03-21 14:25:19   來源:湖北發布


今天(3月21日)

即將迎來70周年校慶的

華中科技大學收到一份來自太空的禮物

國家天文臺宣布

將永久編號52487號小行星

命名為“華中科技大星”

命名發布儀式

在線上線下舉行

52487有什么含義?

這顆小行星1995年12月6日由國家天文臺興隆基地觀測發現的(1995 XO2),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軌道周期3.37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公報》通知,這顆永久編號52487號小行星被命名為“華中科技大星”

編號中的52諧音“吾愛”,而487則與華中科技大學在教育部中的備案編號一致,兩者相互呼應,寄托著愛校之情。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被國際公認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的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小行星發現者獲得命名權以及命名小行星有著嚴格的規定和認可、審批程序。早期小行星一般以古代神話故事中女神的名字命名,后來命名逐漸演變成行星發現者對特定人物、地點、景觀、事件的推崇或紀念。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以及永久不可更改性,能獲得小行星命名,已是世界公認的殊榮。

華中科技大學   憑什么“能上天”?

華中科技大學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中彰顯擔當。學校積極推動物理、天文和空間科學等交叉學科發展。

建設四個國家級科技大平臺   全國高校唯一

華中科技大學建設有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4個國家級科技大平臺,全國高校唯一。

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   引力常數G值   成果寫入中學課本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教授羅俊帶領引力中心團隊經過30多年的山洞蟄伏,于2018年成功測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值。這實現了對國際頂尖水平的趕超,為物理學界確定高精度的引力常數G的推薦值做出實質性貢獻,也為提升我國在基礎物理學領域的話語權作出了實質性貢獻。為提高G值的測量精度,該團隊在此過程中研發了一批高精端的儀器設備。

2018年,該研究成果在《自然》雜志上刊發。研究成果還入選中國科技部評選的“2018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以及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評選的2018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相關成果被收錄至高中物理課本。


1647843832216381.png

研究成果寫入教科書

“天琴計劃”主要參與單位

2014年,中國科學院羅俊院士在華中科技大學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打造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計劃”其地心軌道方案在國際上被稱為空間引力波探測的“中國方案”,是中國自主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華中科技大學是主要參與單位。

2021年9月,華中科技大學天琴引力波理論團隊在國際最權威天文刊物之一——《自然》(Nature)雜志子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刊文,向國際學界發出中國聲音,全方位地介紹中國的“天琴”及其中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的成就,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頂尖國際雜志對該計劃做完整系統的介紹。


1647843852523128.png

首次向國際學界介紹中國“天琴計劃”

建設我國中部地區

第一個天文系

2019年,華中大成立我國中部地區第一個天文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星系和活動星系、致密天體、引力波科學和天文技術,天文光學技術等。學校還規劃建設武漢喻家山天文臺,將有力推動光學設計和實驗、光纖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激光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


1647843879814102.png

喻家山天文臺效果圖

參與拍攝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人類獲得的首張黑洞照片。這張照片由全世界200多位學者合作完成的,對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進行觀測拍照,讓人類世界首次通過真實的影像資料來確定黑洞的存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吳慶文教授作為EHT中國團隊成員,與其指導的馮建超博士共同參與其中。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 亚洲ⅴs日韩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给综合久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