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通訊員:劉進、趙明、易俊)10月17日,江漢大學合并組建20周年之際,江漢大學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這標志著學校在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上午8時30分,揭牌儀式在湖北(武漢)爆炸與爆破技術研究院前廣場舉行,湖北省副省長肖菊華、武漢市市長程用文出席儀式為實驗室揭牌,省、市有關領導,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有關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儀式由江漢大學校長景新華主持。
江漢大學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江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先啟致辭。謝先啟院士代表學校對科技部、省、市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謝先啟表示,作為我國第一家聚焦爆破工程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基礎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建設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建設、服務湖北省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引領爆破行業向高技術、多用途方向發展意義重大。下一步,實驗室將在科技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相關領域的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加強實驗室軟硬件建設,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精細爆破國家級科研平臺、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中心、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中心、人才集聚與培養中心,為湖北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和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據悉,江漢大學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于今年9月7日獲批(國科辦基[2021]118號),是我國第一家聚焦爆破工程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基礎類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以國家和湖北省重大科技需求和戰略目標為導向,圍繞“爆破作用機理與分析測試技術”“爆破效應精細控制理論與技術”“智能爆破新材料與新技術”3個研究方向,推進高水平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精細爆破理論與技術方面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前瞻性和系統性成果,為我國城市更新、礦產資源開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種材料制造加工等領域所面臨的爆炸能量高效利用與精細調控問題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實驗室中現有全職院士1名、雙聘院士2名、“千人計劃”高層次人才1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楚天學者6人。室內實驗室建筑總面積約14690m2,主要儀器和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該實驗室累計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課題70余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和產學研課題100余項,獲各類科研經費9000余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4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主編和參編國家標準5項,出版專著43部,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軟件著作權12項、國家級工法3部、省級工法8部;主要科研成果實現轉化,直接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為國家和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省部共建精細爆破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開發區獎勵1億元支持實驗室建設。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