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項目部的幸福小事
本網訊( 文/謝艷梅、張璐 圖/田 創 )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地處南海之濱,卻遠離繁華喧囂;它承載了責任和使命,見證了成長與奇跡;它或許離家很遠,卻從不缺少家的溫暖,它就是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參建員工的第二個家——項目部。在這里,每天都會上演一些小事,讓員工體會到別樣的幸福。
繁華深處的“桃花源”
“媽,我們項目部有明亮的辦公室、賓館標間一樣的職工宿舍、功能齊全的食堂、書香氣息濃厚的職工書屋,再配著花花草草,顏值超高,簡直是我見過最好看的項目部啦!”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項目部新入職員工陳繼越在電話里開心地和家人分享。
提起項目部,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機械轟鳴、塵土飛揚、活動板房、燥熱難耐。而當你步入鶴港二期項目部,卻會有一種身處世外桃園的感覺:潔凈的小路、綻放的花朵、成蔭的綠樹、休息的涼亭、整齊的瓦房……項目部在一片魚塘的包圍里,有海風、有蟬鳴,有和風撫動樹梢,有鳥兒展翅劃過低空。下了班,散散步,打打球,抬頭眺望遠山,低頭聞聞花香,寧人心曠神怡。除此之外,還建設有職工書屋、健身房、籃球場、配備有探親房、洗衣房、獨立衛生間、恒溫熱水器、常用藥箱……一排排朱紅色的平頂房也透著“煙火氣”,透著濃濃的“家”的氣息。
“我們要以建家建線為載體,改善職工的工作生活環境,打造公司在珠海的窗口示范形象。”自項目部進場以來,項目黨工委書記陸中剛便明確目標,統一思想,帶領全體員工高起點、高標準地開展建家建線工作。
現實版的“深夜食堂”
七月流火,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高速公路施工段的夜晚,蟲鳴伴耳,機器轟鳴,哪里有施工員,哪里就有光明。
尋著闌珊的燈火,司機何宏忠正加緊馬力,一路顛簸,只為將熱騰騰的夜宵按時送到每位夜班職工手中。
“師傅,今天吃什么呀?”剛剛完成一車混凝土澆筑的技術員張光峰,滿懷期待地問。
“今天是餃子,芹菜肉和韭菜雞蛋餡的,還有西紅柿雞蛋面。書記專門交待過,夜間施工消耗能量大,必須吃得好,才能干得好!”司機何宏忠笑著說。
作為東北人的張光鋒,最愛吃的便是水餃。如他所愿,食堂管理員張姐特意為他準備了滿滿的一大份。此刻,他覺得心里暖暖的。
該項目部的職工食堂,一直努力為員工打造“舌尖上的幸福”,為了讓職工吃得好、吃得香,項目部每周更新一次菜譜,每月進行一次食堂滿意度調查,高度重視職工對飯菜的意見和建議。在一次食堂滿意度調查中,看到員工提出“晚上加班只能吃泡面”的意見時,立刻就開設了“職工深夜食堂”的方案進行研究,并在第二天晚上向職工提供了宵夜。“雖然品種稍微單一,但夜里加完班能吃到熱氣騰騰的夜宵,暖胃又暖心。”項目部員工黃科棟說。
職工成長的“加油站”
摩挲書頁,捧卷而讀……又是一個雨天,很多吃完晚飯的職工陸續趕到書屋,書屋內人氣十足。這里就是被集團公司工會授予“職工書屋”示范點榮譽稱號的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項目部“職工書屋”。濃重的墨香撲鼻而來,書架上的書籍井然有序,溫馨的屋內裝飾,優雅舒適的閱覽環境,營造出濃濃的讀書氛圍。
2019年畢業的大學生唐開鋒是這里的常客。剛到項目駐地時,他便深深喜歡上了那間寧靜整潔、書香流溢的職工書屋。作為一名工程
技術人員,每天的工作強度很大,然而無論多累多乏,他都要到書屋待一會兒。漸漸地,這里不僅幫助他增長了專業知識,解決了一些技術難題,而且成為了他放松身心的棲息地。
其實不只是唐開鋒,鶴港二期項目部的很多員工閑暇之余都喜歡到這里坐坐,翻書聲伴隨著沙沙的寫字聲,那情景讓人難以想象這是一群剛剛在高速工地建設中揮汗如雨的鐵漢們。
為充分發揮“職工書屋”的文化功能,項目部還通過開展讀書分享會會、讀書報告等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引導職工“愛讀書、讀好書”,鼓勵職工通過讀書學習實現自學成才、崗位成才,從而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每月傳唱的“生日贊歌”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在中鐵十一局二公司鶴港二期項目部的職工食堂里,伴隨著同事唱起的《生日歌》,項目員工李晉杰迎來了他 25歲的生日。看著眼前的蛋糕和蠟燭,兩道搖曳的燭影越來越模糊,此刻,他淚流滿面。李晉杰說,這是他離開家過的第一個生日,卻也是最難忘的一個生日。
每月為員工過一次集體生日,已成為該項目部的一個慣例。不僅如此,項目部還為暑假期間探親的家屬和小孩,開設“幸福樂園”,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也利用項目建設,為企業贏得了好口碑。
員工王新超的妻子是一名教師,每年暑假都會帶著孩子到工地探親。今年暑假,當她來到鶴港二期項目部時,便被這優美的駐地環境和溫馨舒適的職工宿舍給吸引住了:朱紅色的彩鋼屋頂、潔白的圍墻、整齊的桌椅、床鋪,一襲淡雅的窗簾,一套舒適的被褥……她說,這里雖然沒有豪華的裝修,卻充滿了溫情與浪漫。此外,項目部還在辦公區為“小候鳥”們提供了一間獨立的“辦公室”,讓“小候鳥”們在屬于他們的幸福樂園自由自在地玩耍,并因“齡”制宜,分別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候鳥”準備了積木、鉛筆、橡皮、書包等禮物。
和諧友愛的項目文化,通過這些幸福小事緩緩流入每個人的心田,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靈。正如項目經理何聲軍說的那樣:“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