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武漢6月19日電(方政軍 余東升)在巍峨的大別山主峰天堂寨下,有一位樸實無華的優秀共產黨員名叫方顯元,現任羅田縣城市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中心黨支委委員、副主任、縣扶貧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
他有著33年的農村與機關工作經驗,雖然工作崗位平凡,卻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0次,優秀黨務工作者6次,先進工作者20次,連續9年被人社部門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他用敬業與奉獻示人,用質樸與純厚為人,用善良與博愛待人,用正氣與廉潔影響人,贏得了群眾的稱贊。
他用愛崗精神,開辟了一片片陽光天地
出生于1969年的方顯元,本科學歷。1987年,剛滿19歲,小方就踏上了工作崗位,從一個財政專管員、會計、所長、股長,到縣扶貧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一路走來,他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要勤思勤學,既要學政治,提高個人政治敏銳能力,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學法規和業務知識,適應工作需要。他從提升自身業務素質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孜孜不倦的吸收《會計學原理》《經濟學》《行政管理學》等理論知識,為自己“充電”,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會計實踐中去。
他從事會計工作時,常用一句話告誡自己:”干好每一件事情,精神狀態懈怠不得,細節管理馬虎不得、真心干事忽悠不得、工作節律放松不得”。的確,工作中他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守著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在農村征收稅收時,有時結算匯總稅收哪怕是差一分錢不對,他毫不馬虎,要進行無數次的復核計算,直到數字精準為止。正是憑借高度的責任心和過硬的會計業務能力,圓滿的完成了每年的生財、理財、用財任務,曾被黃岡市財政局評為“鄉鎮理財能手”,當選為羅田縣第十五、十六屆人大代表。
他擔任股級職務時,雖然財政工作崗位平凡,但他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盡心盡力立足本職崗位,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在所長崗位上,他正知、正念、正能量引領身邊黨員干部的思想與精神高地,做到內外兼修,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喜而不亢,隨和而不盲從,自信而不固執、忍讓而不獻媚,直率而不粗暴,多思而不多疑,帶出了一支忠誠干凈的財政干部隊伍,曾被湖北省財政廳評為“全省優秀基層財政所所長”,所在單位連續三年被縣財政局綜合考核第一名。在股長崗位上,他堅守著對黨的事業的一份責任,敢于碰硬,敢于直面矛盾和問題,堅持以“嚴、實、細”來要求自己,做到務求實效,見微知著。在任縣經濟建設股長期間,研究擬出《羅田縣政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實用性強、管理細微,管理經驗被黃岡市全面推廣應用,經濟建設股連續兩年被湖北省財政廳評為“全省經濟建設先進單位”。
他干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閃耀著一片陽光天地,放射出一名共產黨員平凡而又樸實的人生魅力。
他用敬業的態度,譜寫了一曲曲正氣之歌
2017年03月,方顯元從縣財政局機關到縣城市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中心上班了。組織上的調動,崗位的更換,陌生的工作,新崗位面臨不少征地糾紛、拆遷難戶、人手少、任務重等難題。
到任的第6天,縣城市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中心黨組織就把縣扶貧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城市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中心機關的財務管理、機關后勤管理的重任交給了他。
對扶貧資金管理毫不懈怠。面對組織的信任,他以最認真的態度、最嚴謹的方法去對待,經常深入工作第一線,加班加點工作成為他生活中的新常態。有一次,到鄉鎮檢查督辦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使用落實情況,他帶領工作人員走村串戶,深入到偏僻的農村易地搬遷點核實面積、核對資金、分析賬務,常常干到深夜才回家,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絲懈怠。他對國家的扶貧資金管理盡職盡責,堅持替黨的政策負責、替上級組織負責、替單位的“一把手”負責,真正把黨和國家的扶貧資金用在點子上、用在刀刃上。他結合山區扶貧投資開發工作實際,創新開展易地扶貧搬遷資金運行管理“統一配置財務軟件、統一會計科目核算、統一資金使用范圍、統一資金撥付流程、統一項目檔案管理”的“五統一”新舉措,確保了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安全有效運行。這一創新做法和經驗,被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管理辦公室向全省推廣應用。
對機關財務管理一絲不茍。他始終以老黨員、支部書記王建國同志勤儉持家為榜樣,一方面積極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另一方面對機關的財務管理、資金運用做到勤檢查、勤管理、勤匯報,嚴格用黨員的標準踐行職業操守,不隨便表態亂花一分錢。機關的財務管理事無巨細,他總是對資金使用精打細算、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有一次,在審核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結算資金過程中,他認真核對中標金額,仔細分析建設工程量,發現結算金額與項目中標金額差距較大,便及時組織財務和工程專業人員進行再核算、再核實,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30余萬元。
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憑借一股執著敬業的態度,一種高度的責任心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年年圓滿的完成了上級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肯定,獲得了群眾稱贊。近三年,他所在的縣城市建設投資資金管理中心連續獲得縣委縣政府“特殊貢獻獎”表彰。
他用寬厚的博愛,幫助了一戶戶困難群體
2017年6月,他臨危授命,擔任本單位精準扶貧駐點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工作要求,帶領工作隊員抓黨建、強隊伍、建制度,扎實開展獻真心、結窮親、解民困、富民生扶貧工作。
他常講:“老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幫助農民是我們的職責。”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駐點村貧困戶陳強一家4口人,爺爺、父母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常年病病痛痛,家庭特別困難。陳強也人到中年,還是單身,一度時間因家里無經濟來源、一籌莫展,家庭生活壓力非常大。面對這樣的貧困戶,他主動上門宣傳黨的精準扶貧政策,鼓勵發展蘑菇種植產業。貧困戶陳強苦于沒有啟動資金,他第一時間兌現落實精準扶貧貸款政策,爭取啟動資金3萬元,指導平整土地、搭建種植大棚;沒有技術,他主動聯系周邊蘑菇種植大戶,帶領陳強上門參觀學習,掌握技術要領,鼓勵解放思想,發展蘑菇種植10畝;沒有銷路,他積極聯系縣城農產品超市,幫助對接銷售出產的新鮮蘑菇。陳強第一年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增強致富脫貧信心,接著又擴大產業規模,新增蘑菇種植面積6畝。方顯元繼續幫助籌措低息貸款3萬元,使當年實現產業收入5萬余元,一下子擺脫了貧困,摘掉了貧困戶帽子。看到陳強的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他笑在臉上、喜在心頭。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這是他與扶貧工作隊員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在每年春節、中秋等重要節點,方顯元都要走進駐點村貧困戶家中,與農民群眾拉拉家常、座談疾苦,幫助排憂解難。2017年臘月的一天,他帶領工作隊員來到駐點村慰問貧困戶朱鳳銀,行走山路10多華里,山高路陡,十分偏僻。那天雨下個不停,他帶頭撐開雨傘,走在泥濘的山路上,把600元錢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老人接過他手中的錢,連聲說道:感謝共產黨對我的關懷!謝謝你!真的謝謝你們。他“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辦群眾所盼”的真心行動,彰顯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執政為民的高尚情懷。
他用純凈的心靈,影響了一批批身邊同事們
“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是他的座右銘。無論是管錢,還是用錢,他經常告誡身邊的同志們:“打鐵先要自身硬”。他手里每年掌握進出的項目建設資金十幾億元,他從不亂花一分錢,對重大項目資金使用一律走招標或政府采購程序,堅持公開招標制度,公開辦事程序,從不在重大事項上個人說了算、搞“一言堂”,不以權謀私、遠離腐敗、清白做人。同時,教育身邊從事經濟管理的同志們,常走河邊不濕鞋,自我警鐘長鳴。在同事們的眼里,他用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姿態,筑牢了同志們拒腐防變的生命線。
路雖遠,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正是他以這樣的一種忠誠干凈、坦蕩的胸懷,才彰顯出持久的感染力和無限的人格魅力。
正是他牢記黨的宗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才放射出人間純潔無暇的光芒。
正是在平凡的崗位上,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做派,沒有感天動地大事跡,但確生動地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帶頭精神,凸顯出人生價值,大寫著黨員的無悔人生。